让上网变得麻烦一点 效率就能提高一点

近来发现自己一打开电脑,效率就比较低下。于是,就开始琢磨,问题出在哪里?有什么提高效率的办法?今天简单记录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可尝试的解决方案。

主要结论是,上网太方便是效率杀手,减少信息输入,适当让上网变得不那么容易,可以提高效率。

用电脑时都在干些什么

大部分人为了记录金钱支出,会使用记账软件。但对时间支出,似乎没有详细记录过,只是能说出一天之内大概做了些什么。这种印象往往不准确。比如,大概知道花了不少时间看娱乐休闲网站,但到底是哪些网站、哪些页面吸引了自己,并不太清楚。

所以,要找到效率低下的根源,首先要看看时间到底花到哪里去了。

我采取的办法是,找一个详细记录电脑使用时间的软件。对比了几款软件之后,我相中了免费开源的“ActivityWatch”。这个软件既省钱又相对安全。毕竟相当于安装了一个监控软件,还是谨慎为上。

屏蔽部分网站

有几个网站或软件,像Twitter、抽屉热榜、雪球、微信朋友圈之类的,无需统计就能知道自己几乎天天访问。要么是社交媒体,要么是时事资讯站点,一旦有网络环境,就会时不时占领我的心智。

对付它们,无需手软,简单粗暴,直接屏蔽。不访问也没什么损失,如果真有特别重要的事件,总是会传到自己耳朵的,没必要第一时间知道。

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达到屏蔽的目的。第一种是修改电脑的 Hosts 文件,将指定的几个域名跳转到127.0.0.1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全局生效,并稍微带点取消难度。毕竟要重新修改一次 hosts 文件得好几步,比较费事。但凡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,人往往会选择放弃,我也不例外。

这种做法也有办法绕过,那就是 VPN 。一开始我发现修改 Hosts 的做法对 Edge 浏览器无效,推测是 Edge 运行在“隔离浏览”环境所致(曾经踩到垃圾网站导致电脑染上病毒,右下角一直弹垃圾广告,所以开启了 Microsoft Defender 的隔离浏览功能),后来无意中发现是 Edge 浏览器自带 VPN 功能所致。那几天刚好在 Edge 的引导下开启了 VPN,访问Twitter等网站时骗过了 Hosts 。

针对这种情况,我安装了一个叫做 Redirector 的浏览器插件。它能够将指定网址自动跳转到另一个网址,达到屏蔽效果。比如我指定 Twitter.com 这个域名下的网页跳转到一个随机显示日语单词的自建网站,屏蔽的同时顺便背一背单词,一举两得。这种做法也有缺点,关闭插件比较容易。

实际观察下来,根据上网时间消费记录的分析揪出几个时间消耗大户,一举屏蔽,能节约不少时间。

反过来想,刷新闻刷八卦真是人的一大需求。屏蔽它们等于是在与人性对抗。所以,手痒时,这些方法都面临无效的命运。因为我会临时取消屏蔽。比如临时想看 Twitter,就默默开启 Edge 的 VPN。。。

此外,有些网站的部分界面会带有诱导性的内容,让自己在看需要的网页内容时跑题。比如百度各种页面右侧的热搜榜。这种情况的话,可以针对网页的指定区域定向屏蔽,比如安装开源的广告过滤插件 uBlock Origin。

当然了,屏蔽是“堵”的做法,还可以适当辅以“疏”,比如选取日报类的资讯文章来阅读,在固定的时间集中消费一定数量的内容,更加高效。也能避免打断正常使用电脑办公学习的时间。

减少消息推送

关闭Windows环境下各个软件的消息推送,或开启“请勿打扰”模式,甚至全局关闭通知功能,则是减少被动接收通知类信息的办法。大部分消息推送并没有那么重要,定期看即可。这个和 iOS 等系统的类似,不多说。

多用离线软件 减少联网需求

要想减少上网带来的时间碎片化,还有一类做法是减少联网需求。少联网也就意味着少了很多“跑题”的机会。

安装带有离线功能的软件,在本机环境内解决需求,能减少联网的次数。

需要上B站看视频教程?那就把视频通过客户端缓存到本地,或者直接通过一些视频下载工具下载到本地再看。

查词典时需要联网?那就用带有离线功能的词典,比如有道、欧路等。

需要联网使用Google翻译?可以用有道翻译,带有离线功能,基本满足需求。

想要使用 ChatGPT?如果有条件,本地上跑一个大模型也是可以的。

想简单联网查个资料? 将安卓手机连上电脑,通过 AnLink 等软件在电脑上操作手机。小窗口上操作手机比较费劲,也就不容易跑题了。

简而言之,电脑能不连网尽量不联网。

增加联网难度

话说回来,不联网也是不现实的,不然电脑就废了。但是,适当增加联网难度,让自己珍惜每一次联网机会,也能适当提高效率。

为了灵活控制电脑的网络连接,近期在尝试使用一个叫做 InternetOff 的小软件。体验了一段时间,发现它能较好地满足我的需求。

虽然手动点击电脑右下角的 WiFi 图标也能关闭或开启网络连接,但通过 InternetOff 来干这个事情有以下几点优势:

该软件的联网时长选项,除了总是联网这项,最低的一档是5分钟,最高的一档是1小时,中间两档为15分钟、30分钟。针对不同的上网需求,我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长。比如,有时候就想发个邮件,自己估摸着写好后3分钟就能发送成功,那么,我可以选择5分钟。它能让我知道这次联网的核心任务就是发邮件,如果跑题了,五分钟之后还没搞定,网就断了,会有一点痛感。

开启联网时, InternetOff 会在电脑状态栏以比较弱的绿色进度条显示剩余联网时长,制造一种紧迫感。剩余时长在1分钟以上时,只会精确到分钟,没有和一些倒计时软件一样采取跳秒的设计。跳秒的设计太过于抢眼,喧宾夺主干扰人。

其次,开启联网的操作密码也可以好好利用。我把打开电脑希望每天都要优先完成的任务名称设置为操作密码。每次想输入操作密码准备联网时,就会提醒自己是否已经完成了重要任务。事优先的理念就落实到了软件上。

另外,利用 Schedule 功能,我设置了几段不联网时段:

八点到九点时段,有时候我会打开电脑记录日常生活流水账,或完善之前写了一部分还没完成的文章。 有几天在6点到7点之间断网后出去跑步了,实现了使用该软件的目标。

这个软件有几个地方还可以改进,其中之一是希望开启联网时支持注明联网目的。在进度条的位置展示目标,轻微提醒自己别跑题。其次,禁止联网时段希望能支持选择半点,现在只支持选择整点,不够灵活。比如,我想晚上十点半开始断网,但按照软件现在的设计,没法实现。

结语

总之,电脑一断网,它就是非常棒的效率工具。能断则断,最好不过。如果不能,就设法减少联网次数。日子一久,你会发现,以前迟迟无法写完的博客,不知不觉发表了;以前无法坚持的外语听写练习,已经积累20个小时了;以前在收藏夹里吃灰的视频教程,已经看完100集了;一直想背的单词,已经背了好几遍了。

有时候生活不需要太便利,不是吗?